Afizagabar(S44819)的合成,涉及了兩(liang) 個(ge) 關(guan) 鍵中間體(ti) INT15和INT23 ,如圖2所示,兩(liang) 者經過一係列反應最終合成產(chan) 品S44819。
圖2. Afizagabar(S44819)合成路線
INT15的合成過程:原料STM1先硝化後得到中間體(ti) 11,中間體(ti) 11經過Dakin−West反應、還原得到中間體(ti) 13,中間體(ti) 13關(guan) 環、再經過還原得到關(guan) 鍵中間體(ti) INT15。
本文主要介紹INT15的多步串聯合成研究過程。
1. 釜式硝化工藝研究
合成INT15的第一步硝化,釜式工藝是以硝酸-硫酸混酸為(wei) 硝化劑,反應時間50−90分鍾。但當溫度升高,會(hui) 生成危險的二硝基衍生物而安全風險大。
硝化反應放熱量大,步驟本身的反應熱存在安全風險。而且後續步驟的反應熱也存在安全風險。從(cong) DSC數據可知(圖3),中間體(ti) 11和中間體(ti) 12的分解能量非常的高, (ΔHINT11 = −745 J/g, onset: 205 °C; ΔHINT12 = −1394 J/g, onset: 187 °C),如果發生分解那麽(me) 後果將會(hui) 變得非常嚴(yan) 重。
圖3. 中間體(ti) 11和中間體(ti) 12的DSC譜圖
2. 微反應連續硝化工藝研究
作者對傳(chuan) 統的硝化工藝進行了重新設計,使用微反應器代替間歇釜來實現硝化過程。

作者選用硝酸(HNO3)和冰醋酸(AcOH)作為(wei) 硝化劑,對連續反應條件做了優(you) 化。通過實驗得到硝化步驟的操作參數範圍為(wei) :溫度為(wei) 35~45℃,停留時間30S,流速範圍為(wei) 1-6mL/min,反應轉化率接近100%。
該連續流工藝與(yu) 傳(chuan) 統釜式工藝相比:
連續流微反應反應時間大大縮短(由釜式50−90分鍾縮短到30秒);
連續流無低溫操作,節省能耗(微反應可以在35~45℃下進行,釜式在-65°C下進行);
反應可控性好,易於(yu) 放大;
消除了二硝的產(chan) 生,生產(chan) 的安全性大大提升。
針對INT12加氫的過程,作者采用了固定床工藝。作者選用Pd/Al2O3做為(wei) 催化劑,在固定化床式加氫反應器中進行反應,通過加入HCL將INT13分批成鹽的方式解決(jue) 其不穩定的問題。並且,作者打通了微反應器硝化和固定床反應器氫化的兩(liang) 步連續過程。
同時,為(wei) 了減少單元操作和溶劑置換工序,作者對氫化、關(guan) 環以及還原步驟的溶劑進行了優(you) 化。
表1.不同溶劑對氫化和環化反應的影響
研究發現,使用四氫呋喃/二氯甲烷/乙腈體(ti) 係不僅(jin) 有很高的氫化以及環化的轉化率,而且可以將硝化、氫化、環合以及還原工序串聯,實現連續化生產(chan) 。
多步反應全連續,溶劑的選擇往往是成敗的關(guan) 鍵。
圖6. 連續串聯合成中間體(ti) INT5工藝流程圖
作者選用微通道反應器、固定化床加氫反應器、釜式反應器雜化的方式,經過溶劑篩選、工藝條件優(you) 化,將硝化、氫化、環化、還原反應步驟串聯,中間不經過分離,實現了多步反應的全連續(圖6)。多步全連續工藝不僅(jin) 可以減少操作步驟,而且生產(chan) 效率大幅度提高。串聯後,實驗室規模穩定運行5小時,並以11.95g/h的通量得到97.1%純度的INT15。